根据中国排协发布的承办赛区征集公告,新赛季的排超联赛总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沿用赛会制,由三站比赛组成,所有的14支参赛球队以单循环的赛制排出名次,这也是此次赛征集的主要内容区。公告指出,承办赛区比赛训练场场馆和运动员、技术官员驻地进行闭环管理,按照属地防疫要求可适度开放观众。目前来看,往年多次承办中国女排赛事的宁波北仑和已经连续两年承办女排超级联赛的广东江门,在软硬件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赛区都有可能成为新赛季排超联赛的候选赛区。当然几支拥有排超球队的城市本身场馆硬件设施都不存在问题,也均有相关赛事甚至洲际排球赛事的举办经验。但能否申办、承办比赛?决定权还是在当地政府手中。
联赛第二阶段排名前八的球队将进行主、客场双循环比赛。后六名则继续以短循环赛会制的形式直接决最终名次。
至于第三和第四阶段及半决赛和决赛,比赛将采取主、客场的三场两胜制,根据排协的公告安排,新赛季中国男排超级联赛的第一阶段比赛从10月24号开始,女排赛事则是10月05号。需要指出的是今年女排世锦赛的最后一场比赛将在北京时间10月16号结束,这离女排联赛的开幕20天的时间,按照当前7+3的入境隔离政策,女排国手们从时间上看也能赶上联赛开赛,留给她们休息调整乃至于与各自球队磨合的时间其实并不算多,所以不排除球员们利用第一阶段的比赛,恢复身体,调整状态的可能。
除了承办赛区的征集公告,另一条有关排超联赛的劲爆消息同样在昨天流传出来。据北京日报报道,在发往各队的2022~2023赛季中国男排超级联赛竞赛方案草案中,一大引人关注的变化是各队上场外援的人数不再受限制。疫情之前,中国排球联赛的外援政策是不限制各队的外援引进人数,但比赛中仅允许至多两名外援同时上场。客观而论,排球运动员的整体工资水平还是远低于足球和篮球,且由于中国联赛的时间较短,不耽误球员回到欧美联赛打第二份工,所以中国男排联赛步伐引进大牌外援的先例。至于彻底放开外援限制,这一措施虽然可能会挤压国内球员的出场时间,但有助于提升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在赋予主、客场赛制的回归,可见排协推动联赛改革、提升台超关注度的决心。当然,尽管北京日报的报道并未提及女排联赛是否也会放开外援限制的话题。可深圳中塞女排的一系列动作似乎已经透露出联赛政策的走向。
今年05月深圳队官宣了德国国手范加克以及科莉苏拉雅克西奇、米罗杰维奇三名塞尔维亚强援的加盟,到了八月,深圳中塞女排又同达亚娜博斯科维奇完成续约,09月18号俱乐部则发布消息。球队的七名外籍教练和球员已经飞抵大连,进入防疫隔离程序,照片中还有一位来自阿塞拜疆的副攻。目前深圳女排官宣的外援人数已经远远超出两人同时上场需求,再加上从天津女排租借的五名球员以及此前在北京和辽宁女排效力的薛翼枝。她们实际上已经至少拥有11名参赛队员,阵容初具雏形。
此外,有媒体报道墨西哥主攻布里西奥将在新赛季为上海女排效力,这一消息也在布里西奥的社交媒体上得到了。同时,古巴的卡萨诺瓦、塞尔维亚的拉维奇和布耶利卡以及保加利亚的鲁塞瓦都与北京牌传出了“绯闻”。也有消息称,山东女排则锁定了拉巴德捷耶娃和克莱格尔两员强将。可以看到,排超诸强都在外援的引进上做足了文章,这似乎真的在暗示新赛季的女排联赛将迎来重大变革。